神论有时被称为“狭义的神学”,因为照字面的意思是有关神的研究,探讨神的性情,即神的属性。我们怎知道神存在?假如神存在的话,我们有可能真正认识祂吗?
A. 神的存在(我们怎知道神存在?)
首先,所有人的内心都感受到神的存在。其次,我们相信在圣经及大自然中所找到的证据。
1。人内心对神存在的感受
人在内心里都深深感受到神的存在,也自知是他的受造物。保罗谈到,纵使不信的外邦人也“知道”神,只是不把祂当作神来尊崇或感谢祂(罗1:21)。不信者刻意拒绝神,“把神的真实变为虚谎”(罗1:25)。“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罗1:19)。然而“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诗14:1;53:1)。他们“轻慢祂”,骄傲地想:“没有神”(诗10:3-4)。罪使人的思想变得不再理智或被蒙骗。在基督徒生命的成长中,这种内心对神存在的感受会越来越强烈和清晰。圣灵与我们的心灵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我们开始知道神住在我们心里。(罗8:16;腓3:8,10;弗3:17;西1:27;约14:23)。甚至虽没见过主耶稣基督,却是爱祂(彼前1:8)。
2。相信圣经和大自然的证据
圣经并没有提出证明神存在的证据,而是一开始就说明祂的作为:“起初神造天地”。我们因信圣经,不单从圣经认识神存在,还认识祂的本质和作为。
大自然(世界)充满了神存在的证据。“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罗1:20)。“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
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诗19:1-2)
然而,最能充分见证神存在的,还是按著神形像受造的人。因此,对于正确衡量这些证据的人来说,圣经和大自然的每一件事物都清楚证明了神的存在。所以,我们的信念并非盲目而毫无根据的,而是基于神的话语和作为,这些都是充分、可靠的证据。真正的信心就是本于可靠的证据的信心。
B. 神的可知性(我们有可能真正认识祂吗?)纵使我们相信神存在,却并不表示我们可真正认识神,也没有表明我们可以认识他到什么地步。
1.我们永远不能完全了解神
由于神是无限而我们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永远不能完全了解祂。另一方面,神虽深不可测,不能完全被了解,却非不能理解,而是不能完全或透彻地了解祂。
神的伟大远超过人所能理解或发现的,神的智慧是我们永不能量度或完全知悉的(诗145:3;147:5)。“这样的知识奇妙,是我不能测的,至高,是我不能及的。”(诗139:6)“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踪迹何其难寻!”(罗11:33)“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林前2:11-12)因此,我们只能依靠圣灵知道一些有关神愿意让我们知道的事情。这意味著我们永远不会认识神“太多”,所以,我们永远都能发掘出神更多的美善和伟大的作为,并乐此不倦。
2. 然而我们仍能真正认识神
我们仍能确实知道有关神的事,也就是说圣经告诉我们一切关于神的事情都是真确的。例如:神是爱(约壹4:8)、神是光(约壹1:5)、神是灵(约4:24)、神是公义(罗3:26)等都是真实的。纵然我们对神的认识并不透彻,但我们从圣经所的知的仍是真实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所认识的是神自己,而不单是关乎祂的事实或作为(事情)。
有些人认为我们不能认识神本身,只能知道祂的事情或作为。又或只就我们与祂的关系对祂有所认识。
但圣经记载道:“耶和华这样说:智慧人不可夸耀自己的智慧,勇士不可夸耀自己的勇力,财主不可夸耀自己的财富。夸口的却要因了解我,认识我而夸口;认识我是耶和华,我在地上施行慈爱、公正、公义;因为我喜悦这些事。”这是耶和华的宣告。(耶9:23-24)在这段经文中,神谈及我们的喜乐和自我价值,不应源自我们的能力或财物,而是源自我们对他的认识。
耶稣向父神的祷告:“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圣经应许“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来8:11),“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 ;约翰也说:“小子们哪,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父。”(约壹2:13)
基督徒生命的丰富包括与神有个人的关系(祷告、读经、歌颂祂),这就更进一步表明我们确实认识神本身。
C. 关乎神性情的导论:神的属性(神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常见的分类:神不可传达的属性(没与我们共享或“沟通”的属性如神的永恒、不变、无所不在),以及可传达的属性(与我们共享或“沟通”的属性如爱、知识、怜悯、公义)。
这分类虽有用,却并非完美。因为没有一种神的属性是完全可传达或不可传达的。例如:我们永远不能像神一样有无限的智慧。另一方面
,人的某些特性是不会完全改变的。
D. 神不可传达的属性
1.独立 – 自存(从祂自己)
神不需要受造物提供任何所需,但受造物却要荣耀祂、给祂带来喜悦。神是绝对独立自足的。“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麽;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徒17:24-25)
有人以为神造人是因为他感到孤单。然而在创造世界以前,父与子已经共享荣耀,不需要藉创造人类去填补。耶稣的祷告是:“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约17:5)“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约17:24)
神是自存、非受造,从亙古就存在。“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诗90:2)
神既然完全不需要我们,那么我们还是否重要?
我们的存在极有意义,因为神创造我们,祂也定意叫我们对祂有意义
;这就是真正重要的最终定义了。“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赛43:7)虽然神不需要创造我们,但祂在绝对的自由中选择了这样做。“祂定义要创造我们去荣耀祂。”(参弗1:11-12)
我们也确能把真正的喜乐和欢愉带给神。神确实因他的子民而喜悦。(番3:17;赛62:3-5)神不需要我们提供他任何所需,然而我们的存在就奇妙地表明,他选择了以我们为乐,又容许我们把喜乐带进他的心中。
2.不变
神的本质、完美、旨意和应许都是不变的。但神有行动和感受,于是当面对不同情况时,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动回应。这种性情又称为神的永恒不变。
a. 圣经中的根据
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天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旧了。你要将天地如里衣更换,天地就改变了。惟有你永不改变。你的年数,没有穷尽。(诗102:25-27)
神的容忍、长久忍耐和怜悯的本质不变:
因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所以你们雅各之子没有灭亡。(玛3:6)
以上的定义说明神并非在我们想象的各范畴都不变,而是在圣经肯定的层面上是不变的。
旨意永恒不变:
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他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诗33:11)(太13:35;25:34;弗1:4,11;3:9,11;提后2:19;彼前1:20;启13:8)
应许也不改变:
神非人,必不致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致后悔。他说话岂不照着行呢?他发言岂不要成就呢?(民23:19;撒上15:29)
b. 神有时会改变主意吗?
如何解释圣经中记载有关神的后悔及收回祂的审判?例如:摩西成功以祷告化解以色列人被灭之祸(出32:9-14)、希西家得以续命15年(赛38:1-6)或因尼尼微人悔改,神就不施行所定的审判(拿3:4,10)。神的公义与怜悯的原则都是永不改变的。所以,当人改变的时候,是从神的公义走向怜悯或者从神的怜悯走向公义的审判。
c. 神有感受吗?
神没有罪性的感情或情绪,但神作为我们情绪的源头和创造者,祂确实是有感受的。
圣经中的根据:神欢欣(赛62:5);伤心(诗78:40;弗4:30);发烈怒(出32:10);怜悯(诗103:13)祂的爱永恒不变(赛54:8;诗103:17)。所以,我们应如我们的创造者一般憎恶罪,以公义为乐,永远效法我们神的情感。感情需要圣化!
d. 神即无限又亲切:坐在天上宝座又与人同在
无限:神没有任何受造物的限制。祂远比祂手所造的一切伟大。
亲切:祂以个人身份与我们相交,我们也可以与祂建立个人关系。
我们可向祂祈祷、敬拜祂、顺从祂和爱祂;祂可以向我们说话、以我们为乐、爱我们。
e. 神的不变之重要性。(本质、完美、旨意和应许)
若神是可以改变的,那不是变得更好就是变得更坏。
若变得更好——祂就并非本质上是最好的了。
若变得更坏——祂会变成怎样?我们怎能把生命交托给祂呢?
若神是会变的,我们信仰的根基都会瓦解,人对宇宙的理解会模糊不清。我们的信心、盼望和知识有赖一位绝对值得我们信任的神,因祂的本质、完美、旨意和应许绝对永远不变。
3. 永恒
定义:神在本质上没有始、没有终,也不分此刻或下一刻,从亙古到永远的每一刻在祂看来都同样清晰,然而,神也在时间中查看事件,又在时间中行动。
a. 神不受时间限制。
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诗90:2)祂的年数不能测度。(伯36:26)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 (启1:8;4:8)
神是非物质的灵:物质、时间和空间必须同时存在,没有物质,时间和空间也不可能存在。因此,神创造宇宙时,也创造了时间。“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神就存在。这类存在跟我们的经验是大相径庭的。
b. 从亙古到永远的每一刻在祂看来都同样清晰。
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诗90:4)
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彼后3:8)
千年:比喻无限的时间观。
一日如千年:从神的角度看,每一日都在永恒里,无终结,永远不断经历。这表明了一个奇妙的时间观:神看整个历史都十分清晰,像正在发生,又像永远持续一样,没有任何事件会在神的意识中淡化。因此,神看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一样清晰。
c. 神也在时间中察看事件,又在时间中行动。
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加4:4-5)
圣经处处皆表明神在时间内活动,并在不同的时间作不同的行动。从创世记到启示录,都记录了神为要救赎祂的子民而在时间中所作的行动。神是创造时间、掌管时间、按自己的旨意运用时间的主。因此也能在时间中行动。
4. 无所不在
定义:神没有大小或空间体积,祂的整体存在于空间的每一点,却在不同的地方作出不同的行动。由于神要创造一个物质世界(创1:1),所以创造了空间,因此,神是空间的主,不为空间所限制。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属耶和华你的神。(申10:14)
a. 神存在于各处。
耶和华说,我岂为近处的神呢?不也为远处的神吗?耶和华说,人岂能在隐密处藏身,使我看不见他呢?耶和华说,我岂不充满天地吗?(耶23:23-24)神整体(非部分)存在于空间的每一部分。这是我们难以想像的,因为神的本质有别于一切受造物。
b. 神没有空间体积。
神整体存在于空间的每一处,又是空间不能容纳的。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 (王上8:27;赛66:1-2;徒7:48)然而,我们应避免以空间的大小去想象神。泛神论相信万物都是神,神就是存在的万物。圣经却表明神存在于祂创造的各处,但又与创造物有别。
c. 神为施行惩罚、维系或祝福而临在。
神也会临在于地狱吗?答案:1)神以不同方式临在不同地方2)神在不同地方作不同的行动。神以救赎主或审判主的身份临在。为了维持宇宙而临在。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西1:17)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 (来1:3)为赐福而临在。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16:11)
神临在的不同意思:
1)神在宇宙中无所不在。
2)人感受得到的临在。
例如:从那里将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的约柜抬来(撒上4:4),让人知道祂临在一个祂指定为祂宝座的地方,作为祝福和保护祂的子民。神远离:通常是指“没有临在赐福”。但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神隔绝,你们的罪恶使他掩面不听你们。(赛59:2)神整体临在空间的每个部分,而在不同地方作出不同行动。
5. 一致性的整体
定义:神不能分为不同部分,而是圣经在不同时间强调神的不同属性。神的整体包含了祂的所有属性:全然慈爱、全然怜悯、全然公义等等。无可否认,神的某些作为会较突显某些属性。创造彰显全能和智慧;对所多玛和俄摩拉的审判表明圣洁、公义和愤怒;赎罪表明爱和公义;天堂的光辉表彰荣耀和美丽。不过,这种种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祂的知识、圣洁、慈爱、真实、忍耐和主权等等。神是一致性的整体的教义警戒我们不要尝试突出神任何一个属性比其他重要。然而,若我们看所有的属性仅为神整体性情的不同方面,就不会有这问题出现了。我们必须寻求认识和爱神的整体。
温习问题
1.除圣经以外,我们还有什么证据支持神存在?
2.你怎样平衡一方面神是深不可测,另一方面神却是可以确实认识的呢?
3.试区分何谓神不可传达的属性和可传达的属性。
4.试界定神的‘独立’。这定义的两部分如何并存?
5.在神不改变这大前提下,圣经谈及神改变主意是什么意思?
6.时间对神有否影响呢?请加以解释。
7.若神是无所不在的,而地狱是充满痛苦的地方,神怎能临在于那里呢?
个人应用的问题
1.现今大多数的人是否相信神存在?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中,情况是否一样?若他们相信神存在,又为什么不恰当地敬拜他?为什么有些人会否定神的存在?罗马书1:18有否表明人往往受到道德问题的影响,以致在理性上否定神呢?(比较诗4:1-3)
2.为何你认为神决意要向我们揭示自己?你从神在大自然中的启示认识他多些,仰或从圣经的启示中认识他多些?为什么你会认为神的意念对我们是‘宝贵’的?(诗139:17)你会把你现时跟神的关系称为个人关系吗?那跟你和其他人的关系相类似吗?仰或不同呢?有什么方法可以令你跟神的关系更好?
3.当你想到神的独立、不变、永恒、无所不在和一致性的整体时,你是否能看到神创造你时,他也让这五个不可传达的属性淡淡地反映于你身上呢?人可以效法神这些属性么?人可以在这些属性上效法神到什么地步,才不致占夺造物者和主的地位?
4.解释神的不变怎能帮助我们回答下列的问题:我们能否在这邪恶的世界中仍然好好地教养孩子?我们今天仍能像圣经时代的人一样与神有同样的亲密团契吗?我们的思想或行为当怎样,才能令到圣经故事更加真实,或不致与我们今日的生活相距太远?你认为神今天没有圣经时代那么愿意垂听祷告吗?
5.若你今天犯罪得罪神,神的心何时会开始觉得伤痛?这伤痛何时才会止住?这反省有否帮助你明白为何神的性情会令他惩治罪恶?为什么神要差派他的儿子来承担罪的刑罚,而不选择简简单单的忘记罪恶,既往不究,不用惩罚任何人,就把罪人迎接入天堂?神现在看你的罪是已赦免了,仰或还未赦免呢?
背诵经文
诗篇102:25-27
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
天也是你手所造的。
天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
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旧了。
你要将天地如里衣更换,
天地就改变了。
惟有你永不改变;
你的年数没有穷尽。
Monday, October 12, 2009
Subscribe to:
Posts (Atom)